PPS 从最初作为反应的副产物被发现,国内外各大厂商跟进对其合成的研究,十多年的探索才第一次开发出具备工业化的生产方法。之后便进入 PPS 合成多样化的时代,到目前已经形成不同结构、多种牌号、多种用途的多样化 PPS,而且根据结构、分子量及用途,PPS 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。
1根据结构分类
根据结构分类 PPS 主要有 3 大类,如下:
(1)交联型 PPS:交联型 PPS 是低分子量线型 PPS 在 150-350 °C 加热氧化交联后形成的,使原先的 PPS 分子链横向扩张,从而也增加了分子量,导致其具有一些类似热固型材料的特性。
(2)直链型 PPS:通过直接改进合成方法,使得合成的 PPS 分子量直接得到提高,但结构仍然呈现线型。一般这种 PPS 的分子量是普通 PPS 的两倍以上,分子链长度的增加导致其具有更高的韧性,伸长率和冲击强度。
(3)支链型 PPS:支链型 PPS 是由带有侧基聚合受位的聚合单体,通过传统合成路线所合成,与线型 PPS 不同的是,其在聚合过程中既形成多支链 PPS,类似网状结构,且无定型,易溶于常见溶剂。
2 根据用途分类
根据用途的不同可将 PPS 分为以下几类:
(1)涂料级 PPS 树脂
涂料级 PPS 的均重分子量(Mw)一般小于 3.0×104,熔体流动速率(MFR)一般大于 700 g/10min,灰分低于 4.0%,水分低于 0.5%,阻燃级别符合 UL-94V-0级。涂料级 PPS 具备耐腐蚀、抗高温、抗燃烧等基本特征,较高的 MFR 指数表示其具有优异的流动性。由于 PPS 与金属等材料具有很好的粘合力,因此不需要先喷底料,大多数场合只需加入少量添加剂以增加粘合性与耐磨性,即可喷涂。
涂料级 PPS 广泛用于各种模具、金属器皿、反应器、导管、电气元件等物品的表面涂层,在重工、医药、纺织、造纸业及电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。
(2)注塑级 PPS 树脂
注塑级 PPS 的均重分子量(Mw)一般在 4.8×104左右,熔体流动速率(MFR)大于 400 g/10min,灰分含量小于 2.5%,水分含量、阻燃级别与涂料级 PPS 相同。注塑级 PPS 在具备本品的优良特点,与涂料级相比,分子量得到了提高,熔融指数大大降低,成品收缩率小,尺寸稳定性高,突出了注塑级 PPS 的加工性能。通过化学、物理改性得到增韧性的注塑级 PPS,被广泛应用于化工、电气、材料制造领域。其具体可用做耐热阻电的器件、精密仪器接插件、灵敏耐热接触原件、防腐蚀的密封器件等。
(3)纤维级 PPS 树脂
纤维级 PPS 的均重分子量(Mw)一般大于 5.2×104,熔体流动速率(MFR)大于 100 g/10min,灰分含量小于 0.5%,水分含量、阻燃级别与注塑级 PPS 相同。高分子量纤维级 PPS 的性能满足纺丝要求,可通过传统高分子纺丝设备制备成PPS 纤维。PPS 纤维具备 PPS 树脂的所有性能,并可编制特种材料,属于 PPS研发技术的高新领域。广泛应用于轻纺工业滤布、高强度绝缘纸制造业、高耐冲击织品等领域,主要投产产品有高温除尘布袋、电解质无纺布隔膜、气液过滤材料、电气材料高性能组分及垫圈等。
(4)薄膜级 PPS 树脂
薄膜级 PPS 树脂均重分子量(Mw)在 5.2-7.2×104之间,熔体流动速率(MFR)
小于 100 g/10min,灰分含量、水分含量、阻燃级别与纤维级 PPS 相同。传统 PPS树脂分子链成直线型,具有良好的纵向拉伸性能,但缺乏弹性和横向拉伸性能。
薄膜级 PPS 由含 10%间位的线型 PPS 组成,分子链变为局部 Z 型的结构,提升了横向拉伸性能,同时也降低了结晶速率,有利于薄膜的加工制备。相比其它工程塑料薄膜,PPS 薄膜的性能更为优良,应用效果更高,在电气绝缘材料、电子部件、特种内饰材料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场景。目前,以 PPS 薄膜为基底的产品 PPS 薄膜电容器、称重传感应变器、气化隔膜等产品已经研制成功,虽然还没走向产业化,但其薄膜技术已成为国内外高新技术热点领域。
友情链接: 苏州挪恩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| 苏州纳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| 微弧氧化(MAO)专用PPS | 超高耐磨PPS